我们书接上回,上次我们聊到儒释道,然后联想到泰山北斗企业家教父,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什么适合作为传家之宝,跟随着香火一代代相传下去?
当然今天我们的主题还是聊佛说法,顺带着聊聊其他。生儿若如我,留钱有何用。生儿不如我,留钱有何用。这是林则徐的家训。
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当然,这里所说的三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有可能第一代就没熬过去,也有可能第二代就败光了,也有可能五六七八代。
古代的皇帝有钱有权,也不能保证千秋万代,但家训却可以代代相传,当然人如果都没了,留家训又有什么用。
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很容易凋零,但只要还有后人,还有着前人的荣耀与家训,终究还会复兴的。如果丢失了这些荣誉与家训,就像一个得了失忆症的人,迷失了过去,也失去了未来,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从新开始。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的基因就是一个民族的族训。中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中华民族的族训就持续了五千多年。
不要说有文字记载的只有三千五百多年,在没有文字之前,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记忆,从未间断的记忆,因为一旦间断,就要重新开始。
正是因为从未间断的记忆和文化,中国一次次衰弱,又一次次复兴,世界独一份,这如果都不值得我们骄傲,还有什么值得我们骄傲。
不过话又说过来,家训也好,中华文化也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会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但根源不能变,也不会变。
一旦根源变了,人就很容易迷失自己,就需要重新找到根源,找到自己,所以我说根源不会变。
你是不是想知道根源是什么?根源先天地而生,根源可以是无,也可以是空,我们更喜欢称呼它为道。
正所谓道可道,非恒道也,永恒不变的道,又不可能被说出来。说出来的又不是恒道,我搁这玩呢!说了半天净扯犊子了!
道到底是什么?也许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道吧!也许只有到道上走一走才知道什么是道吧!
有人说我不上道,岂不知,说我不上道的人也许也不在道上。
说好这期讲佛的,怎么扯道上了。说回我们的正题,我就按我所知道的说,毕竟我不知道的我也说不出来。
释迦摩尼佛出生在皇室,是个小王子,从小就有一颗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善之端也。如果小王子没有一颗恻隐之心,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带人脱离苦海的菩萨。
如果你想知道的更多,可以去看看佛陀这个电视剧。
称呼这个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只有一个称呼,就像佛陀一样,你可以叫他悉达多,也可以叫他王子,也可以叫他觉悟者,再或者叫他释迦摩尼,也就是如来、佛祖等等称谓。当然各个称呼又对应着不同时期,对应的不同身份和地位。
在我们中国叫出家当和尚,也可以说成出家为僧,也可以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佛祖之前还没有僧,没有和尚,没有寺庙,所以佛祖刚出家离走这种行为被称为弃绝者。
弃绝者抛下一切,什么荣华富贵,什么江山美人,统统不要了,只求解脱,只求脱离苦海,超越生死,不堕轮回。现实虽然很残酷,但理想很丰满呀,我要去寻找我理想的世界,一个理想的国度,成就无上果位,寻求大逍遥,大自在。
有些人真的只是想逃避现实,想逃避社会的毒打,以逃避的心态成为一个弃绝者,不敢面对现实,所以很难真正的解脱出来。
无论你身处高位,还是身处低位,对于觉悟来说,你们的机会是一样的,所以佛家提倡众生平等。
佛家讲究众生平等相待,可世界就真的会众生平等吗?
不仅不会众生平等,而且还很不公平。人人生而平等,也只是你在上帝面前,在人与人之间,处处充满着不平等。
存在即合理,但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是可以改变它的,可以把存在即合理改变成合理的存在。
说回佛祖需要面对的现实,为了有个对比,我会穿插一些中国的内容,毕竟我是一个中国人,对于古印度了解有限,也为了能代入其中。说的也许不对,可谁又能百分百的了解历史所发生的一切,别说历史上发生的,就是当今社会发生的事,谁又能百分百搞清楚,还不是稀里糊涂,一笔乱账。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世俗国家,贯穿中华文化的是易经,而古印度则是一个宗教国家,而贯穿印度文化的是种姓制度,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从儒家诞生到汉武帝罢默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就成了主流文化,一直到现在儒家依然是主流文化。但我想说的是,儒术是被阉割了的儒家思想,不能真正的代表着儒家思想。毕竟春秋战国时期,是比较混乱的时候,越是混乱越容易诞生真理。
就好比马克思也是诞生在一个比较黑暗的时代,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
共产主义没有成为欧洲社会的主流,佛家思想也没能成为印度的社会主流,但都融入了中华文化的主流,是不是很神奇。
一个唯物,一个唯心,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种文化,却都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了,再加上中国的本土文化,不得乱成一锅粥。也就是中国的易经文化可以做到对立统一,把乱成一锅粥的文化和思想统筹起来。
这要是放到别的国家,非打的不可开交,别说把这么多文化思想统筹起来,就是同一个教派,不同分支也打成了一锅粥。当然,在中国也不是一片祥和,就一点矛盾没有,也是有摩擦的,也会打起来,但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打不相识。
从种姓制度诞生,种姓制就是古印度的主流思想和文化,佛家也许曾经兴盛过,但佛学却不是主流文化,而他们的主流文化又容不下佛家思想。
佛家思想虽然融入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但佛家思想成不了主流,就像道家也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和思想,一样也无法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中华文化的主流还是要看儒家。
当然,主流不代表着更高明,因为主流文化的形成是复杂的,主流也许就是一种形势,一但形势发生了改变,主流也会跟着改变吧!
形势,什么是形势,在天成形,在地成势,也就是孙子兵法中说到的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讲的就是思想一致。
说着说着又跑题啦!下次我们接着聊佛,聊佛祖的故事。
喜欢此刻,规则怪谈降临全球!请大家收藏:(www.miaobige.com)此刻,规则怪谈降临全球!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