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书接上回,上次我们说到了奴隶主奴役奴隶,剥削者剥削被剥削者,管理者管理被管理者,都要靠文化,而文化是怎么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聊聊文化与上层精英们的那些事儿。不要以为我说的这些和你没有关系,其实和我们大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你今天为什么是个精英亦或者为什么是个混吃等死的人?首先声明,精英也好,混吃等死也好,在我这里并没有好与坏的区分,都是一种人生,都只代表一种状态而已。
你为什么从事着你现在的工作?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别人一样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为什么你是老板?为什么自己只能下苦力?为什么我们要工作?为什么会内卷?为什么有人躺赢?为什么有人只能选择躺平?
我给不了你答案,但你自己一定可以找到答案,当你找到了答案,你可以改变或者不改变。如果我们不去寻找答案,我们就永远活的不明不白。当然,也许我们永远找不到答案,但一定能找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答案,因为答案并不是固定的,有时候答案就像借口一样,只要你想找,到处都是答案,只是有的时候我们连想找寻答案或借口的心情都没有,更甚者懒得找。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就算找到了答案,不去做出改变依然等于没有答案,或者自己知道了答案依然无法改变也没得选择,岂不是更痛苦和自寻烦恼。
路是自己选的,也许你本身就是答案,无需寻找。
闲聊了这么多,说回我们今天的主题,如果你看过我往期的那些视频,或者你对中华文化有着一些了解,你就知道中华文化起源于易经。
而易经就是八卦,八卦就是易经,伏羲氏一画开天,通过观察天地万象四时,演化出伏羲八卦,也被称为先天八卦,在此基础上又演化出六十四卦。
又分为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种,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而其他两种都已失传。
周易是在文王被拘羑里时,根据自己的所学以及理解改变了伏羲八卦的排序与方位,被称为文王八卦,也被称为后天八卦,在此基础上又演化出周易六十四卦。
相传炎帝始创连山易,黄帝推演归藏易,当然,这些都是传说,我们就当一个故事听听就好,说了这么多,你以为我想说易经的来龙去脉,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可能亲眼见证过去发生的一切。未来更是不可能被预测,但是根据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所掌握的信息与感受,当然,只是我个人的所能掌握的信息与感受,我们可以尝试来推测过去与未来。
道德经记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版记载,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当然,我们不是来讨论有没有被篡改的问题,因为我们不能确定当初老子到底说的是执古还是执今。
这两句话都有着各自的道理,都没有问题,又都有问题。就算是圣人之言,也是不能周全,因为说了古,就不能说今,说了今就不能古。
那我们能不能改成执古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又变成了一个病句,世间安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所以说我们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把书活着读,读活书。这又是两个非常矛盾的话,即使我们照着书本读,书本学,我们都能学出个五花八门来,如果我们不按照书本上的读,书本上的学,岂不是要乱了套,最后都读成了乱七八糟的,啥也不是。
这就是典型一管就严,就失去了灵活性,一松就乱,一乱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就都出来了。守规则不对,不守规则更不对,做人真的好难。所以持中守正很重要,随机应变也很重要,用四个字就叫持经达变。
说到持经达变,持经是什么?抓住不变的,达变是什么?千变万化。抓住不变的还要千变万化,又是互相矛盾的一句话,我要疯了,哈哈,不要怕,这就叫矛盾且统一。就想太极一样,看似阴阳对立,但他们又是一个整体。
这又让我想到了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到底要不要变,你自己看着办,和你所处的位置环境有关,和你出现的时间时机有关,所以说具体的事情需要具体的分析。
说回我们的道德经,虽然我个人更倾向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为什么呢?因为事后诸葛亮呀!知道了后面的结果再去找前面的那个因更容易。
如果道是永恒不变的,执古还是执今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非要较真,你一个现代人怎么去持古之道,你只能持今之道,通过今之有去推测古。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联系上下句,这很通顺,没问题。可是,一旦把上下两句拆开,只有上一句,那我就会偏向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没有古何来的今,如果只说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不说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说了等于没说还不如不说。
所以说,你从什么角度去看去分析,很重要,结果往往也是不同的,有人想让你守规矩,就让你执古,有人想让你思考,就说执今。
说执古的有执古的立场,说执今的有执今的立场。统治阶级希望被统治阶级执古守规矩,被统治阶级就要学会执今思考。执古守规矩没有什么不好,执今思考也不见的就是好。所以具体的事情具体分析。
追求自由者容易成个人主义,追求团结者必是集体者,小成就靠个人,大成就靠集体,当我们所有人团结起来的时候,就是我们踏上星辰大海的时候,就是我们人类开启新的征程的时候,而不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你争我抢的时代了。
说到这里这期就要结束了,之所以说到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是因为我想推测过去与未来,可能推测出来的不是真的,但一定是具有想象力的。
下一期接着从易经开始讲起,接着聊文化与奴隶的事,聊聊天人合一是什么?聊聊儒释道到底谁更高一筹?本故事纯属虚构,不必当真。
喜欢此刻,规则怪谈降临全球!请大家收藏:(www.miaobige.com)此刻,规则怪谈降临全球!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