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守绪进入的归德府位于河南东部,古称为宋州。宋太祖当初发迹之地就是归德府,故此即位之后国号便选用了归德府的旧称“宋”。
归德府也因此在北宋升为四京之一的南京应天府,与东京汴梁、西京洛阳、北京大名这三个大城处于同一政治地位。
靖康之变后,南宋高宗赵构也是南逃到归德府登基,故此归德府与南北两宋的渊源颇深。
金国占领河南之后,归德只是河南的一座散府,再也无法与大名、汴京、洛阳等相提并论,但归德的府治所在的县城,在历史上却是如雷贯耳——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南),中国历史上最恐怖的守城战——张巡守睢阳就发生在此处。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张巡凭借数千唐兵,据守睢阳城,面对安史叛将尹子琦十几万大军,竟然支撑了十月之久。守军吃光了麻雀、老鼠等一切能果腹的东西,张巡就开始食人,其中守城战法堪称典范,为历代守城将领的要诀。
其实,归德城小,附近地势也平坦,加上交通便利,故此城池算不得多么险要。不过,它地处黄河、淮河流域的重叠处,大小十几条河道纵横交错,不利于骑兵冲突。
宋宝绍定元年(金正大五年,1228年)秋,完颜守绪曾经派白华担任监督,费工百万,对归德城进行了加固。这样一来,归德城四面环水,城池高大,就成抵御蒙古军围攻的守城倚仗。
完颜守绪御驾亲临之前,归德的守将是石盏女鲁欢(知归德府、行枢密院事)。去年(炎兴三年、开兴元年,1232年)二月至四月间,蒙军一面围攻汴京,一面攻伐河南各处州城,归德府作为河南东部重镇,也遭受了蒙古大军的一轮围攻。
蒙古军队驻扎在南城外,相传当年安史之乱时尹子琦就是从这里攻陷睢阳。但围城一个月,不习惯水战的蒙军屡攻不下。
去年蒙军围城之时,有当地一个商人来建议蒙挖开黄河水决口灌归德府城,但蒙军费力挖开决口之后黄河水从西北而下,至城西南,入故濉水道,不但没淹到城内,反而将围城的河水水位提升了一大截,给守城金军帮了大忙。
此时,蒙古军统帅才想起要找那个献策决堤的人算账,可此人早已经躲入归德城内。蒙军知道中计,只能无奈退兵。
这位商人姓高名鲲,字行云,是长期往来于归德与山东之间的商人,与金国元帅蒲察官奴相识多年,为忠孝军提供过物资,数年前两人就称兄道弟一同喝过酒,但今日高鲲才将真实身份告知,其实他是忠义军远人司归德府掌事。
此刻,这位高鲲正坐在金国元帅蒲察官奴的对面,面带微笑。
蒲察官奴冷冷说道:“你把身份泄露与我,就不怕我把你绑到御前,送给陛下发落?”
高鲲轻轻啜了口茶水,笑道:“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如今金国气数已尽,元帅也该为自己的后路做个打算了。”
蒲察官奴嗤笑一声:“你去年助石盏女鲁欢骗了蒙军决黄河堤口,守住了归德,立下大功,早成为座上之宾,怎么没有去游说他?却来游说我?你不知道我与他有嫌隙么?”
石盏女鲁欢是原归德守将,蒲察官奴与他的冲突便是从完颜守绪入归德府开始的。如今,归德的守卫兵马,分为两部。
第一部是完颜守绪进入前的归德本地军队。除了原守将石盏女鲁欢的镇防军外,还有各地兵败投奔而来的溃兵。这些溃兵都已经被石盏女鲁欢所整合。
第二部是完颜守绪进入归德之后的外来兵马,包括随着完颜守绪逃入归德府的二千骑兵,其中就包括蒲察官奴的数百忠孝军。还有金国亲征军团前些日子在黄河边的渡口黄陵冈被蒙军击败的残兵败卒,也陆续纷纷先后汇入归德。
外来军队进驻归德后,小城一下子变得拥挤不堪,粮草很快也不够了。陆续抵达的金军残部,只好统统打发到归德周边的陈州等地就粮。可周边徐州有宋将国安用,宿州有宋将张惠,都不是易与之辈,蒙军随时也会来袭击,故此,外来的兵马没有丝毫的安全感,抱怨不已。
到了炎兴四年的三月,粮食依旧短缺,连完颜守绪的侍卫亲军也只好分流到外面就粮。城内只留下元帅蒲察官奴的四百五十名忠孝军、元帅马用的七百名归德城防军。
金军将星大批陨落后,蒲察官奴就成了极少数战斗力突出的军官。他曾在汴京围城战中率数百骑兵冲入蒙古军,生擒一个回纥将领而还,震惊各军。完颜陈和尚在三峰山兵败失踪之后,忠孝军便以蒲察官奴马首是瞻。
蒲察官奴自己虽然浪迹形骸,可麾下的忠孝军却是依照原忠孝军大将完颜陈和尚的建军方式,号令明肃,秋毫无犯,颇有治军之名。而其它各部金军却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完颜守绪不得不倚仗蒲察官奴和忠孝军,但汴京大疫之后各部军队哗变、冲突、兵谏等等事情,背后多多少少都有蒲察官奴的影子。故此,完颜守绪心中不信任这个从底层崛起的粗豪元帅,对其颇有戒心。
经历挫折、背叛和失败,宛如惊弓之鸟的完颜守绪,只相信他自己,外加身边几个近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