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然武仙想归正,朕不会亏待他,若能立下功勋,朕不吝赏赐。”
王思退心中一喜,忙道:“请陛下吩咐!”
“即然前来投靠,朕封你为保义郎,从此便是宋臣,你去见武仙,让他拿下商州之后,谋划潼关,朕要的是潼关,他若能拿下潼关扼守,并改旗易帜,朕不会亏待他。”
王思退低声道:“谢陛下提点,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大恩。”
“朕会让孟珙止步于浙川,潼关北有河中,西有京兆,我大宋要经营西北,必先取潼关!”
王思退躬身施礼,皇帝给他封了九品的保义郎,正是为了日后武仙北进潼关之时,他王思退可凭借此身份与宋军各路边将打交道。皇帝心思很明白,先河南再陕西,如今与陕西交界的四川疲敝,也没有能力对外用兵,那不如招纳或支持一些豪强,否则若让蒙军控制了陕西,日后对大宋威胁极大。
王思退躬身告退,被送出宫外居住地等候,后自有有司给他大宋官袍、告身、印信等物。
当日,又有人送来淮西的急报,内容令皇帝大吃一惊。
原来史天泽与肖乃台击败完颜思烈部之后,挥师南下,做出追击武仙的样子,却又忽然兵锋直至息州与唐州,息州的守将马慎行与唐州的守将江海都如临大敌。
可史天泽只是将兵马在两州之间驻扎,按兵不动。正在宋将纳闷的时候,肖乃台却率领骑兵突然渡过汉水直插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年初光州守军被息州忠孝军吓退,被各军视为笑柄,肖乃台正是因为此事对光州起了觊觎之心。
果然,光州守将李故惧不敢战,以高墙坚垒自保,肖乃台便在光州附近大肆劫掠,
赵范收到急报,也仓促派出援军赶来,却被肖乃台半路伏击,损失惨重。而光州守将李故空有数千精兵却不敢出城与援军并肩作战,眼看着援军被杀散。
之后,肖乃台在光州大掠三日,等赵范带着大队人马赶来,蒙军早已经北渡淮河,与史天泽会师北还。
皇帝震怒,下旨将畏战的光州守将李固斩首,赵范去职。
随后,朝廷下令将淮东、淮西两个制置司合并为两淮制置司,原淮东制置使、皇帝的亲信赵葵为第一任两淮制置使。率军屯驻在光、黄、寿、息、泗诸州,以策应日后河南的攻伐。
皇帝的策略当中,四川主守,山东、京湖、淮西、淮东主攻,如今四川守御渐入佳境;山东虽然抽调了忠义中军,但实力依旧强悍;而淮西却屡次掉链子,朝廷将淮东、淮西制置司合并之后,也是希望能整合将两淮的数万精兵统一指派。
正当大宋皇帝殚精竭虑时候,蒙古大汗窝阔台讨伐辽东叛乱也接近尾声,蒙古以太子贵由为帅,部下可谓大将尽出,如木华黎之孙塔思,速不台长子兀良合台,成吉思汗同母次弟合赤温之子,东道诸王领袖按赤台,契丹族石抹氏黑军的石抹查剌和石抹孛迭尔,同样出身契丹的王荣祖和移剌买奴。
此外,已经臣服蒙古的高丽也在此战中提供了粮秣补给。
故此,窝阔台这一战实是主力尽出,力求以泰山压卵之势碾碎纵深广阔的东真国。东真国国主蒲鲜万奴没有选择游击战,而是困守东真国国都,虽然城坚如铁又天气寒冷,但终究不敌浩瀚如海的蒙军,蒲鲜万奴被擒杀。
东真国灭,东辽已经孤立无援,不久也被剿灭。由于东辽、东真地域广袤,所以蒙古军撤退之后,仍然分封东辽、东真残余势力镇守当地。
收到辽东战事的消息,金国皇帝完颜守绪愁眉不展,如今汴京比起年初,经过大战、大疫,人口急剧减少,城中纷乱。乱兵与乱民时常都会发生流血冲突,朝廷对军中将领已经渐渐不可控制。
汴京不可守,这个观点在朝廷内部达成了初步共识,蒙古大军即将南下,朝廷如今只能放弃汴京,逃往其它较为按全的地域。
但金国皇帝总不能对京城的子民说自己逃亡去其它州城,只说自己将亲自带兵去迎战蒙军。
十二月初,完颜守绪正式宣布御驾亲征,随行的文官有右丞相、枢密使兼左副元帅完颜赛不;平章政事、权枢密使兼右副元帅完颜白撒;权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兼右副元帅完颜讹出;兵部尚书、权尚书左丞李蹊等。
武将有元帅左监军、行总帅府事徒单百家;东面元帅高显;南面元帅完颜猪儿;西面元帅刘益、上党公张开;北面元帅完颜娄室等等。
大宋炎兴三年(金天兴元年,蒙古太宗四年,公元1232年)十二月十日,完颜守绪车驾从西门出了汴京。
西出汴京,一行人有些四顾茫然之感。汴京之外行了半日,只见千里萧条,寂无人烟。
完颜守绪本人,有近二十年不曾出过汴京城半步,周身虽有三四万大军重重拱卫,可真正信赖的人并不多。这支金军的中坚将领,大都从低级军官中提拔出来,完颜讹出骂他们是“把锄(乡巴佬)之辈,不识深浅”,而完颜守绪更是觉得这些新将领无论能力与忠诚度都和当年的完颜合达、移刺蒲阿、完颜陈和尚等人差得太远。
队伍西行不久便迎面遇上了原巩昌元帅完颜仲德的军队,其实已经不能说是军队了。完颜仲德从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兼程赶来,带来的消息又给金国君臣的心头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