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炎兴元年(金正大七年,蒙古太宗二年,公元一二三零年)二月庚申日,皇帝下诏免除福建被盗州县税赋一年。戊子日,皇帝再次下诏:福建盗寇猖獗,凡胁从之民,束身出降,均释罪不究,能杀贼首而来归降者朝廷不吝赐赏。
三月,新福建安抚使陈观文将当地百姓中的丁壮登记组成一军自保守城。沙县失陷后,盗贼在高桥被赵召夫率领的忠义军击败,于是转攻邵武军,声势反而愈发壮大。
知福州王居安向陈观文提议对盗匪招安而不应剿捕,赵召夫立即反驳,对陈观文阐明:闽中盗贼一开始只有上百人,官员若招抚而不剿捕,等他们养到上千人、上万人,这么下去将会达到无法计算的程度。要招安也应当先打败这些贼寇,以战迫他们接受招安条件。
陈观文接受赵召夫建议,抽出禁军精锐一千交予赵召夫统领,命他找到贼军主力,并将其歼灭。
四月,福建的贼寇蔓延到福建路南部,漳州、连城盗起,知龙岩县庄梦诜、尉钟自强两人不能效死守土弃城而逃,被罢官。朝廷命直宝章阁魏大有知漳州,措置招捕盗贼。
五月,福建几路盗贼合兵急攻汀州,赵召夫、吕文德率领精兵二千人由泉州、漳州自小路进入汀州,在顺昌与贼军主力相遇,面对数万装备粗陋的贼兵,赵召夫率兵快速找到敌军精锐,直插阵中。
贼兵“龙虎神将”晏彪此刻正在阵中,被忠义军当场斩杀,贼兵大溃。
六月,赵召夫联络各路被打散的禁军、厢军与大族,提兵至沙县、顺昌、将乐、清流等地督捕盗贼,一路狂飙而过,大军所向披靡。
七月,贼兵故技重施,躲入山中诱敌,赵召夫轻敌,率兵二千突进,果然在山中中伏。但忠义军战力过于强悍,不但突围而出,而且吕文德率领原忠义军开山营留下的百名长斧铁甲兵对贼寇进行了反向冲锋,直插入伏兵的阵中,贼首陈三枪被吕文德阵斩,大溃败。
赵召夫趁机挥兵,削平盗贼五座营寨。
八月,忠义军再破盗贼兴起的老巢潭瓦磜,夷平其巢穴。八月末,赵召夫在汀州城外大庭广众之下斩首叛兵六百余人,弹劾赵召夫滥杀无辜的折子雪片一般飞入中枢。
九月,在赵召夫的威慑下,官军招降连城的七十二座营寨,汀州全境叛乱平息。剩余贼兵主力向邵武军集结,赵召夫也率兵转进。
就在南方平叛势如破竹之际,朝廷的澄清吏治、节用财计、兵制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皇帝亲政已经一年多,吏治逐渐好转,一年多汰换地冗官超过两千人,行政效率也有所提升。随着吏治的澄清,节用财计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几百万贯的冗费被省去,朝廷初步渡过了停发会子带来的财政危机。
宰执们担心兵制改革引发乱局,故此皇帝只从殿前司开始整编兵马,但数月来还是遇到了不少阻力。
殿前司是大宋禁军三衙之一,为殿前诸班直,步、骑诸指挥的直接统领机构。掌握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官兵名籍,总领其统制、训练、轮班宿卫与戍守、迁补、赏罚之政令。
南宋时,殿前都指挥使或虚置或空缺。实际以资浅者为主管殿前司公事,统领殿前司事务。上一任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罢官之后并没有选人继任,当前最高官职为殿前司虞候。
负责皇宫护卫的殿前诸班与御龙诸直一年多前因为夏震之事已经被整编一次,此次再次整编还算顺利。可当开始整编殿前司管理的骑军诸军和步军诸军的时候,各种乱象便开始产生。
如捧日军、拱圣军等原先驻守临安的上四军,几乎要缩减掉四分之一的编制,有的军队甚至达到三分之一。一大堆军中的腐肉、毒瘤将被朝廷彻底切除。但随着整编的进行,皇帝很快就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浮出水面。
一开始是不断有皇亲国戚来为某某军队求请,无非就是之前这支军队的地位有多重要,在什么什么战役中为国捐躯立下汗马功劳。
接着各种渠道发现找皇帝没法解决,便开始接触皇帝身边人,太后、皇后、慈宪夫人都未能幸免。
皇帝知道这个时刻不能退缩,一旦妥协,所有改革都将前功尽弃,于是坚持不退让。
炎兴元年六月,殿前司步军护圣军在整编之际发生小规模骚乱,但很快被平息。朝廷震动,不少臣子上书请愿暂缓执行军队整编。皇帝不为所动,下令原驻守在山东的忠义中军移防临安。
七月,军队整编依然在一片反对声中进行,但越来越多的朝臣发现,皇帝的决心不会动摇。
朝廷局势一下子又变得微妙起来,皇帝能够明显感觉到,枢密院与兵部都不像前几个月那么雷厉风行了,整编军队的指令倒是无人违背或是反驳,但是得到的正面反馈明显减少,执行的效率变慢,自己却对许多事情的慢慢变得一无所知。好似密林陷阱中的诱饵已经被聪明的野兽吃掉,布陷阱的猎人却毫不知情。
八月,忠义中军统制马慎行率领一万五千人抵达临安,皇帝检阅全军,忠义军兵容强盛、盔甲明亮,威势震天,殿前司诸军为之侧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