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摇了摇头,“袁督师,杂家来此只是为了喀喇泌部落的事情而来,其余的事情,杂家不会过问,以免引起皇上的不快。”
听闻此言,袁崇焕急忙拱手,“曹公公,皇上远在京师,不知道辽东的情况。
眼下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如果不答应,辽东的百姓还会受到战乱的波及,苦不堪言。
但只要答应下来,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不但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还能让关宁锦防线更加牢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曹化淳明白袁崇焕所说的意思。
暂时答应皇极大的请求,然后趁机修建防线,扩大辽东储备人口,等到实力强横之时,便可以发动反击。
虽然曹化淳也有些被袁崇焕的话打动,但是,他是聪明人,怎么可能会参与到这件事情比。
曹化淳当然很清楚,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做好皇上交代的任务,这才是最关键。
“袁督师,杂家只知道伺候皇上,别的事情不过问。”
袁崇焕听到曹化淳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但是想到自己送出的那些信,对此事还是有几分把握,所以也没有再强求。
……
曹化淳看着袁崇焕离开的背影,皱了皱眉头。
黄得功忽然开口说道,“曹公公,皇极大想要求和,恐怕另有想法呀。”
曹化淳将信件放在桌子上,缓缓说道,“黄总兵,皇极大这封信上除了求和,还有四个要求。”
说到这里,曹化淳语气顿了顿,缓缓说道。
“黄总兵,这件事情我们无权作主,还是赶快将信件送往京师,请皇上拿主意吧。”
袁崇焕离开曹化淳的住所,并没有立刻回锦州,而是带人直奔东江镇而去。
想起毛文龙这个名字,袁崇焕的脑海中立刻出现那张傲慢的脸。
虽然袁崇焕是辽东督师,但是毛文龙却并不买账,甚至当众屡次抗命,已经让他有些不满。
更让他不满的是吃空饷,简直当着自己的面吃,如果不给,便会以各种理由推脱命令,而不去遵守。
虽然朝廷已经下发旨意,所有的人归袁崇焕节度,但是他感觉毛文龙却并不想听话,反而还想要自己听他的话。
想到这里,袁崇焕冷哼一声。
不听从调度,要你何用!
……
京师。
朱由检坐在案前,看着辽东紧急送回来的奏折,忽然叹息了一声。
“果然和历史上一样,皇极大真的派人求和了。”
朱由检通过历史记载知道,这一次求和,皇极大确实想要达成。
而且袁崇焕也在极力的促成此事,想要让两边和平发展。
但是,这有可能吗?
朱由检苦笑着摇了摇头,绝对不可能。
看着奏折上的内容,朱由检随后又将奏折狠狠地扔在案子上。
这封奏折上除了有皇极大极为恳切的语气,还有他提出的四个条件。
“第一条,两国有吉凶大事,须当互相遣使庆吊。
第二条,每岁明朝馈后金国金万两,银百万两,后金国馈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第三条,后金朝一方的满洲人、蒙古人、汉人,朝鲜人进入明境者须捕送于清。
明之叛人进入清境者亦须捕送于明。
第四条,各君其国,以宁远双树铺中间土岭为明国界,以塔山为清国界,以连山为适中之地,进行互市贸易。”
朱由检很清楚,第一条和第二条,只不过想让两国表现的更亲近一些罢了,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而关键的是第三条和第四条内容,这才是皇极大真正想表达的地方。
如果第三条可以实施,最有力的还是皇极大,绝对不会是大明朝。
出了大明朝的地界,就是荒漠,或者寒冷的地方,恐怕谁也不愿意去那里吧?
也就是说,大明朝人去后进的地盘可能太小了,甚至是不可能。
大明朝相比后金和蒙古金,那就好太多了,简直就是他们向往的地方。
可以说,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只有后金向大明朝跑的人,肯定不会有太多的大明朝的人跑到那一边。
只要来到这边的后金人,按照双方达成的条件,就一定要送回去。
这样一来,也就间接的杜绝了蒙古和大明联合的可能。
而这样做,无疑对后金是最有力的,反过来对大明朝却没有什么好处。
而第四条,如果可以成功,那么,朱由检几乎可以肯定,皇极大认可抛去前面的三条,他也一定会选择第四条。
后金现在受了灾害,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或者可以说,后金不缺银子,他们缺的是粮食和铁,盐等重要的物资。
如果双方可以开市,后金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摆脱粮食等重要物资的危机。
至于说大明朝禁止售卖这些东西,这只是个笑话。
只要后金给的银子够多,会有很多人主动把这些重要的物资送过去。
而另外除了这四条,皇极大还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比如蒙古,皇极大可以趁着双方停战的时候,去攻打还没有臣服的部落,来扩张自己的实力。
大明由于有条约的束缚,就算是明知不妥,可是也无能为力,除非违反条约。
但是大明王朝会吗?
绝对不会!
皇极大可以违约,但是大明王朝不会。
到那时候,朱由检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皇极大一步步的做得更大,更强!
在后世,有很多人认为应该议和,来缓解大明王朝内部的危机。
但是,在这段时间,只有大明王朝在行动吗?
错误!
皇极大一定会在这段时间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同时,也不会让大明王朝消停。
而大明王朝的制度已经腐朽,难道在短时间之内就能恢复吗?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短暂的和平只会让大明王朝变得更烂,让大家忘了外面还有强敌。
而最重要的是,皇极大会趁机收拾掉大明王朝所有的盟友,等到时机成熟之时,便会以雷霆之势再次冲入大明王朝。
只要朱由检想到,皇极大会利用边关互市,得到无数的粮食,铁,盐等重要物资,便感觉不寒而栗。
而袁崇焕所描述的事实,无非是修建更多的城堡,而且还要迁移人口,来加强辽东的实力。
但是,朱由检很清楚,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大明王朝会倒得更快。
修建更多的城堡,虽然防御确实加强,但同时也在更快的消耗大明王朝的国力。
要知道修建一座城堡所花费的金银和物资,简直不计其数。
大明王朝想要维持现在修建好的城堡,已经是相当的吃力,如果继续修下去,恐怕朝廷一年的进项,也填补不了这么大一个窟窿。
还有迁移百姓,加强辽东的实力,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朱由检看来,此举无疑是给皇极大送人口。
喜欢挽明之1627请大家收藏:(www.miaobige.com)挽明之1627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