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祖道:“李将军的事就是血恨关的事,现在血恨关的事就是九州天下的事,下官理应全力以赴。”
李无奇其实心知肚明。
虽然叶光祖话说得好听,但实际上,自己与他并没有多深的交情,自己只是一句话而已,他没必要真的如此尽心尽力地为自己做事。
他只说自己是为了这天下社稷,但实际上,李无奇知道,他还是为了大吕王朝。
当初的鸿雀书院就是最好的例子。
皇都御书院、冀州鸿雀书院、青州圣道书院、青州文道斋、徐州星汉斋,乃是九州天下的文脉的传承者,本就属于竞争的关系。
尤其是,大吕王朝自己的皇都御书院在其中的地位并不理想,可以说是垫底的。
朝廷为了将九州的文脉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便必须要提高皇都御书院的地位,又正应了那句老话,与其提升自己,不如贬低对手。
所以,当初的朝廷才会暗中支持李无奇灭了鸿雀书院。
鸿雀书院死了之后,皇都御书院的地位直线上升,排名从第五变成了第四——依然是垫底。
朝廷自然不会满足于此。
他们恨不得将青州圣道书院、文道斋还有徐州星汉斋都给灭掉,只剩皇都御书院一家独大。
所以,叶光祖才会对李无奇的事情这么上心。
严格说来,他不是对李无奇上心,而是对可以灭掉文道斋的事情上心。
所以,当李无奇和文道斋之间有一些可能激化的矛盾的时候,叶光祖自然会投入十分的努力,将矛盾激化,让李无奇去对付文道斋。
叶光祖或许以为李无奇不知道,也可能知道其实李无奇知道。
不过当下,他没有说透,李无奇也就跟着装傻。
毕竟这种事情说穿了也没什么好处。
大家都各取所需就好了。
李无奇想要的是灵脉,至于文道斋是死是活,与他也没什么关系,既然叶光祖愿意帮自己,哪怕是他另有所图,也没什么关系。
九州只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而已,这个世界多一个势力少一个势力,世界依然会存在,并不会出现什么生灵涂炭的浩劫。
李无奇想要的,只是在自己飞升之前,让血恨关获得更多的好处,变得更加强大。
只有这样,那些不能飞升的老朋友,才能获得自己的庇护,在这个世界继续生存下去。
叶光祖兴冲冲地带着李无奇去了文道斋。
匡伯朗对于李无奇的到来十分意外,道:“李将军,听闻血恨关战事吃紧,你怎会有心思来我文道斋闲逛啊?”
李无奇笑了笑:“李某来看看灵脉。”
听闻李无奇提及灵脉,匡伯朗眼中有一丝慌乱,身为老江湖的他将这异样的眼神掩饰得很好,可惜李无奇也在这江湖摸爬滚打了许久,那一点细微的变化依然逃不开他的眼睛。
匡伯朗道:“这灵脉有什么好看的?”
李无奇道:“李某还从来没有见过呢。毕竟这灵脉之中有我的六成,还是时常来看看,会比较放心。”
匡伯朗道:“莫非李将军对在下还不放心么?”
李无奇懒得与他废话了,只道:“匡院长带我去看看便是了。”
匡伯朗见李无奇态度坚决,心中暗道了一声不好,只怕李无奇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所以才会特地赶到青州来。
只是,会是何人走漏了消息呢?
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叶光祖,却见叶光祖正一脸不怀好意地看着自己,嘴角带着一抹浅笑。
匡伯朗略微思索了一下,便猜到了来龙去脉。
朝廷对文道斋有意见,想要除掉文道斋,已经不是秘密了。叶光祖身为大吕朝廷的官员,肯定也视文道斋为眼中钉。
李无奇来到灵脉附近,看着里面进进出出的挖矿的工人,问道:“匡院长,这里一天大概能挖出多少灵石来?”
匡伯朗道:“大概一两千枚吧。”
李无奇便算了算:“一天一两千,一个月应该在五万左右。”
匡伯朗点点头:“不错,一个月五万枚,依照当初的合约,给血恨关六成,也就是三万枚。”
李无奇点点头,又道:“可我听说,你这里一个月至少也能开采出十万枚来。”
匡伯朗闻言,佯装大惊,道:“谣言!绝对是谣言!李将军,匡某也不知道是何人居心叵测,居然散播如此的谣言来!我这灵脉一个月只有五万枚,绝对没有十万枚!”
李无奇淡然道:“匡院长,你也不用激动,我也只是听说而已。”
匡伯朗却道:“每日开采的数量,都有记录在案的,李将军一看便知。”
李无奇却道:“不用看了。”
每日记录也说明不了什么,毕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多几千枚少几千枚,也不过匡伯朗大笔一挥的事而已。
叶光祖笑了笑,道:“要知道这里每月的灵石产量,其实也不用麻烦,只要在这里呆几天,简单换算一下,自然就知道了。”
匡伯朗瞪了叶光祖一眼,却道:“只要两位大人有时间,匡某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此举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毕竟每日开采的数量都是可以控制的,多采一点难,少采一点还不简单?
李无奇却道:“那就入叶大人所说,咱们在这里呆几天,看看灵石的产量到底有多少。”
匡伯朗松了口气,心中暗自笑道:“看来这两人也是不聪明,你们留在这里,我便每日少采一点,又能证明什么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