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治世,五帝定论时期,也是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的过程,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也为后面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创造了条件。
从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华夏王朝自此诞生,先是奴隶制再到分封制,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说到周朝就不得不说《周易》了,周文王被拘羑里演周易,从此影响了中华文化几千年。
周文王的儿子也就是周武王继承先父之志,当然这里不会展开讲武王伐纣的故事,而是要介绍周武王说过的一句话:“人为万物之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如果不做人,天诛地灭。
周公,孔子做梦都想梦见的古代圣贤。
太公,兵家鼻祖。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史称西周,都城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东周时期,春秋争霸,战国争雄,导致民不聊生,烽火四起,最终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了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时代,为中华增加了一个统一的文化基因,统一是为了和平,中华文化是一个不爱欺负人的文化,但也绝不受他人欺负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锄强扶弱的文化,扶弱抑强是天道。
中国人向来喜欢替天行道,人效法于地,地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道法自然。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乱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碰撞的黄金时期,诸子百家先后登上历史舞台,秦靠着法家变强,最终吞并六国。
大秦统一天下后,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王朝,自此百代都行秦汉制。
说到汉朝对中国的影响就太大了,自此有了一个民族叫汉族,人被称为汉人,字被称为汉字。
大汉前期由于连年征战积贫积弱,朝政不稳,边疆常年受到侵扰。
中国文化告诉我们当你弱小的时候需要忍耐,忍辱负重,这不是懦弱,这叫大丈夫能屈能伸。古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今有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而前期的大汉王朝也是如此。
先是汉文帝和汉景帝采用老子的无为而治,开启了文景之治。后有汉武帝罢默百家,独尊儒术。法家在秦独霸天下,而老子和孔子学说在汉朝大放异彩。
汉武帝时期表面尊崇儒家,实际上实行的却是霸道与王道并行,现在的儒家还只是政治上的一个工具,名声响影响小,但也算崭露头角了。
汉武帝告诉了世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但也请记住中国文化的另一面,当我们强大的时候,就需要我们进行自我克制,弱小时忍耐不容易做到,而强大了还要自我进行克制更是难上加难。
忘战者危,好战者亡。
东汉时期也有两件事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进程,那便是继黄帝发明指南针后,中国的造纸术被发明了出来。另外一个就是佛教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从此中国文化有了三大守护神,儒释道。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不休。不过今天我们不讲三国,我们讲讲三国归晋后的故事。
书法大家王羲之博采众长,写的一手好字,龙飞凤舞,气势磅礴,还有什么颜筋柳骨之说,(当然颜筋柳骨不是晋朝而是唐朝)将中国字的形美如画表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字不仅形美如画,还音美如歌意美如诗。从伏羲氏“一”画开始的一个字符,到后面的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字体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
而中国文化从伏羲氏的“一”画开始,变的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都是古人们的智慧结晶。
这是不是就是老子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万千。
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中华文明第一次经历至暗时刻。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到了南北朝时期,不停的战乱,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土壤,佛教从东汉传到南北朝时期,是它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过程。
历史似乎总是那么的像似,前有秦始皇一统天下,为大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有隋文帝统一南北朝,结束了长期分裂的中国。为后续的李唐江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有中华民国结束封建王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繁荣昌盛做了开路者。
大唐盛世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我们都知道中国分裂不可怕,可怕的是后果,那便是战火连天。那盛世又怎么评价呢?自然就要从军事、文化、经济是否先进来评价的。
无论是军事还是文化或是经济都与人分不开,所以人才是根本,以人为本便是一切的核心。
包括我们的文化,儒家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讲的是人与内心的关系,总之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和人有关系的。
因为人的参与,这一切才变得有意义,没有了人,对人来说,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花自开,花自落。
而文明的意义就是把人与动物的距离拉开,人不仅仅只是个动物,他还是万物之灵,所以千万不能不做人,否则与禽兽无异。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精神食粮。
从夏朝到清朝,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受苦受累的都是底层大众人民,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更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