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六月一日至二十四日为雷斋月,雷斋月最后一日,即六月二十四日为雷祖诞辰。
若有善信或修道之士于此时持斋,时时念诵众雷神名号,便可得雷部众神法力加持,邪祟不侵,诸事皆顺。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神霄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的化身,掌握雷霆,居九天应元府。
雷祖或执九节金鞭,或执金光如意,骑墨麒麟,每月初六日与旬中辛日,巡游三界,察众生善恶功过,驱妖除魔。
或有人言,雷祖即先天之神,非同凡俗众生,岂有降诞之日?
盖因六为阴数,四六二十四,老阴之象也。
老阴变少阳,如雷霆初生于混沌,此与雷祖化生之意相合,故而才有此说。
闲言少叙,且说六月二十四日,天朗气清。
朝天宫着人在宫门贴了告示,谢绝香客来访。
观中大小道士自三日前便持斋静心,日夜念诵清静经并诸神咒,将身形调整至最佳状态,只待今日这场法事来临。
广场上已经搭建了祭台,周围竖灵幡,台上设法坛,供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五方雷帝,五方雷王等诸神排位。
香炉烛台,水钵符纸,符篆奏表,木剑法印、鲜果贡品等一应俱全。
祭台下设金钟玉罄,张懋嘉的两名弟子,李云崖和刘宏达担任司仪,负责领众道士配合法师行科仪之礼。
今日科仪分两场,一是恭贺雷祖诞辰,二是召请诸雷神下界助张牧之炼宝。
张牧之的两名弟子左梦鱼、玉罗刹都换了青色道袍,头挽道髻,神情肃穆地立在法坛两侧,负责燃香、烧符、捧水等事宜。
此二人是第一次参与这等大型法事,虽然前几日私下排练了不知多少次,此刻心中依旧有些紧张。
玉罗刹觉得自家本是地狱妖魔出身,如今虽拜得名师,赤诚信道,但终究根基尚浅,参与这供奉雷神的大型法事,就似贼寇在皇帝面前卖弄机灵一样。
而左梦鱼如今乃锦衣卫千户,并未受道箓,严格来说连道士也算不上,故而心中同样不安。
但奈何今天乃是张牧之的主场,他两个作为张牧之众弟子中唯二的可担当门面之人,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黄白二童子更不景气,受雷神气息一激估计就要现原形,今天至少会有几十位雷神真身降临,他俩连面都不敢露,只能在灵应观看家。
“无妨碍,你俩身份虽然尴尬了些,但雷部诸神都是自家人,你俩身为我的弟子,倒不会有人来挑理。”
时至午时,正是一日中阳气最盛之时,刘宏达敲一声金钟,大声道:“诸道入场,静心凝神!”
朝天宫主持张懋嘉手持青玉笏板,身着紫色法衣,头戴赤金莲花冠,神情庄重地如同入殿朝贺的官员一样,带着道观中各派弟子从右边入场。
众弟子在广场上排好班次后便双手持太极印躬身而立,不敢交头接耳。
金钟再响一声,守静老道士着一身赤色法袍,戴一顶铜质五岳冠,手持桃木笏板领着灵应观众道士从左边进入场中,同样排好班次等候。
李云崖轻轻敲击一声玉罄,朗声唱道:“请正一灵威弘道真人!”
张牧之身披紫色天仙洞衣,头戴金冠,手持一柄白玉笏板从中央踱步而入,神情平静,步履从容,身后并无弟子跟随。
小道士走到张懋嘉和守静道士中间,闭目凝神片刻,刘宏达再次击金钟:“法师登坛!”
张牧之迈步登高,张懋嘉、守静老道紧随其后,三位法师登上祭台来到法坛之前。
玉罗刹躬身点燃烛火,燃香后插入案上香炉里。
张牧之先走到坛前,拾起桌上六甲印轻轻一扣:“丁甲神将速速现身护卫坛场!”
印上十二道金光飞出,六丁六甲十二位神将现身,各持法器在祭台四周灵幡下肃穆而立。
场外又有清风吹起,南京城隍麾下派遣神兵校尉前来,将神君殿前整个广场都围住,防备不开眼的妖精邪祟前来搅扰。
张牧之双手横托笏板念道:“九天应元气,雷火是真形;震声开祖劫,闪电烛幽冥;神通示变化,圣德冠群灵;丹台开宝笈,稽首九天恩!”
而后步罡踏斗以巡四方,竖起笏板朝案上神位躬身拜道:“恭闻,高上神霄之天,九天应元之府;辽邈岂惟于劫刃,感通端自于一心;恭燃道德之真香,仰叩虚无之圣境;谨凭一炷,遍达万灵;以今臣等皈命投诚,启告供养!”
张懋嘉和守静老道一起持笏板躬身:“礼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祭台下灵应观、朝天宫众道士共计一百五十余人,一起在蒲团上叩首鸟松:
“三十六天镇玉清,应元普化掌雷霆。披发骑麟把二气,啸风赤脚蹑层冰。利阴济阳参赞育,赏善罚恶伏魔精。立誓永扬天尊教,神威显赫统万灵。燃香供养,雷声普化天尊。”
左梦鱼躬身默祝后从香案上拿起早已写好的青辞奏表以烛上焰火焚烧,一道金光随袅袅青烟冲天而起,直上九霄之外神霄玉府之中。
于是这场雷祖诞辰正朝科仪才算正式开始。
自虚靖先生代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执掌雷部以来,天尊平日里便身合于道,以推演天地劫数运转,唯有今日雷祖才会从大道中脱身出来显现在三界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