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破此案,说白了也是凑巧,你倒也不用如此的耿耿在心。
若是真有心感谢的话!
不知这条大黑狗,能否割爱?!”
廖忠微微一愣,有些尴尬的笑道:
“兄台若是爱吃狗肉,愚兄还是可以答应的。
要不?我去市场买上几斤狗肉,让兄台一饱口福如何?
这狗虽然离开我们两三年了,可感情仍在!还请兄台,莫要打他主意!”
听了这话,张丹青不由哈哈大笑:
“廖兄此言差矣,我想兄台讨要此狗!
是因为它的忠心耿耿!
主人死了两三年后,它都一直想要帮主人昭雪。
其忠心,千古罕见,
更何况,我发现这条黑狗,嗅觉极为敏锐。
是一条不可多得的良犬。
我甚爱之!想他想将他带在身边好生培养。
廖兄若是肯割爱的话,丹青感激不尽!”
听到对方只是想养狗,而不是要吃肉。
廖忠这才回过神来,尴尬的笑呵呵拍了拍额头:
“嗐!我还以为你想吃它呢!
看把我急的!
丹青兄既然想圈养此狗,愚兄,又有什么舍不得呢?
只要您能够好好的善待它,我廖忠100个愿意。
绝无二话!
毕竟这条狗我们养了多年,他的敏锐和忠心耿耿,也是非常清楚的。
若是旁人给我提这个要求,我未必还会答应!
可丹青兄是我的恩人,您都开了这个金口!
我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啊?
哈哈哈哈!”
眼见对方如此爽快。
两人顿时便开始畅聊起来。
原来这个廖家。
祖辈都经营着丝绸生意。
家里那也不是一般的富有。
人一旦富有了,自然会想着再捞一些官位。
从廖怀年到儿子廖忠。
这个念头就一直没有熄灭过。
难怪冒着被朝廷发现治罪的风险。
廖忠也要打算隐瞒父亲丧事而参加科举。
二人谈笑之间。
年龄稍大一些的廖忠,便提出了要带张丹青出去逛一逛的提议。
说是要请他吃喝一顿。
以表心中感激。
只是稍微愣了一会儿,张丹青便痛快的答应了。
恰好自己也要去外面买一些笔墨纸砚之类的必需品。
既然此时此刻有朋友相伴。
那就不如一块儿出去走走也好热闹一番。
顺便可以亲眼见识一下,这个明朝初年的南京城的风采。
毕竟刚刚在窗子里头看外面。
隔着老远便看着夫子庙周围热闹非凡。
各处摊贩和商店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满满的一股人间烟火气。
二人带着一条大黑狗。
就这么信步的,来到了南京夫子庙旁的大街上。
只见整条街上,堪称人声鼎沸。
远远望去,简直热闹得很。
恍然一座太平盛世模样。
这场景让廖忠看得如痴如醉。
无他。
在封建社会的一些小地方。
是看不到这种,超大城市人流涌动场景的。
比方说婺源县。
县城的规模充其量也就和现在的乡镇差不多。
人口更是少的可怜。
冷不丁的来到了这大明的国都——南京城。
身在这个夫子庙最繁华的地段。
难免会有些格外惊诧。
只是张丹青的脸上就显得有些平静了。
毕竟现代社会的这种人海场景建的实在不要太多。
现代的现代化城市。
很多城市的繁华街道上。
或者一些风景区。
数万人聚集,那都是家常便饭。
眼下这个南京城在他看来也就有些毛毛雨了。
而大街的两旁。
到处都是一些商家和摊贩。
纷纷都扯长了嗓子,四处嚷嚷着叫卖。
叫卖声此起彼伏,显得倒也热闹。
其中有一个林氏包子铺,嗓门叫的最大。
一张嘴,便吵得众人,耳朵有些生疼。
“包子勒!馒头勒!刚出笼的,好新鲜勒!”
“包子勒!馒头勒!刚出笼的,好新鲜勒!”
就在这时。
人群中,一个乞丐衣衫褴褛的钻了出来。
一只脚一瘸一拐的。
艰难地捧着一枚铜钱,走向了包子铺。
嘴唇有些拘谨而又哆嗦说道:
“老板,我这刚好有一枚铜钱,你看能换个馒头不?”
那包子铺的老板冷眼的看着这个浑身邋遢的乞丐。
一脸嫌弃的,小心翼翼接过他手中的那枚铜钱。
轻轻抛了抛。
正准备放到自己腰间的钱袋里。
忽然尖叫的,又拿着那枚铜钱大喊起来:
“哎呀,你这枚铜钱可不管用呀。
你这个是至正通宝,是元朝的铜钱耶!
我们现在可是不收的。
不好意思,你这个生意我实在没法做哟!”
接过包子铺老板抛过来的一枚铜钱。
那名乞丐满脸不可置信地拿着铜钱,翻看了一番。
猛的惊醒说道:
“不对呀,我刚刚给你的铜钱,字样花纹和这枚铜钱都不一样。
老板,你是不是把我的铜钱给调包了?!
这可是我一天的饭钱呀。
老……老板,你可不能这样子!”
林氏包子铺的老板勃然大怒,恶狠狠地上前,一把将那个浑身衣裳破烂的乞丐推翻在地。
眼睛气的圆鼓鼓骂到:
“你个扑街的死乞丐,大爷我开着这么大个包子铺,难道还会昧了你一枚铜钱吗?
滚滚滚,有多远滚多远!”
眼见林氏包子铺老板对乞丐大打出手。
人群里,许多人便开始围观起来。
纷纷指责包子铺老板的不仁举动。
一个气质温润的少妇走过门前,也出声说道:
“林老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这名乞丐的那枚铜钱。
就是小女子赏的!
我明明是给了他一枚洪武通宝。
你怎么能将用不出去的元朝至正通宝,给调包了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