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倒是没那么大的志向啦。”
杜红菱举筷扒拉了一下碗中的暖阳红玉米,目光微微有些飘忽,心思顺着时光,飘荡回了自己最初诞生的时候。
“以前刚显化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只想着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便已经足够。”
“后来去到大庆,见识到人间繁华,又想着游历天下,见识不同的风物美食。”
“再往后见识到人间险恶,因为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而被修士追杀,多亏雪枫的父母搭救,这才逃过一劫。而后被阿娘收养,以人类的身份好好活了十来年。”
“那时我就想,似乎就这样过下去,似乎也还不错。”
“可惜天不从人愿,在雪枫九岁那年,阿娘便患上重病,多番寻医无果之后撒手人寰。我要是会治病,那该多好?”
“再后来,就是公子你所知道的那些了。”
“阿爹因爱成执,最终堕入魔道,以自己景朝遗脉的身份,汇聚了各方势力,想要涤荡乾坤,重整天下。”
“可大庆朝明明还好好的,国泰民安,若是因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起势造反,那岂不是陷天下万民于水火?”
“从那时起,我们和阿爹就有了分歧,虽然劝谏过他,但他非要一意孤行,我们也没什么办法,最后他与一些势力暗中勾结,一手缔造了玄水匪患,导致万千民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我们实在无法认可他的作为,便决定离家出走,与他分道扬镳。”
“最终,经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之后,我们有幸在云阳府外的安民庄里遇到了楚公子。”
“而那时我所期望的,只是让雪枫平安喜乐,健康成长,便已经足够了。”
“所以说,人心真的很多变,是吧!?”
“红菱...姑娘。”听完杜红菱的际遇,楚原微微有些动容。
没想到这名大气豪爽,我行我素的侠女,竟还有这般复杂的经历。
“我说这些,可不是为了博取楚公子你的同情的。”
杜红菱洒然一笑,“只是觉得,经历了这么多,也见识了这么多,多少还是领悟到了一些东西。”
“生在这世上,可以没有志向,浑浑噩噩,也可以没有理想,随波逐流。”
“但却万万不能没有力量。”
“否则的话,哪怕只是想简简单单的活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那红菱姑娘的意思是!?”
“我现在觉得,楚公子的提议很有意思。”
“成神做祖,拓地一方,想来应该比闯荡江湖什么的,要有趣得多吧!”
“这件事情是否有趣,其实我也不知道。”
楚原轻轻摇了摇头,然后将手掌举到自己面前,用力捏成了一个拳头。
“但只要用心去做的话,就一定能获得足以决定自身命运的强大力量!”
“那不就已经足够了么!?”
杜红菱给自己倒了碗素汤,举碗朝楚原示意到:“祝我们一路顺风,马到功成。”
见状,楚原稍微楞了一下,随即也举碗往前递了过去,与杜红菱和杨雪枫悬在半空中的琉璃碗碰了一下。
“一路顺风,马到功成!”
自从定下了开拓东荒的大战略之后,洞中的三人便变得忙碌了起来。
杜红菱与杨雪枫每日早出晚归,按照楚原制定的方案,向周围几个信仰她的寨子展示了一轮“神迹”将其尽数收入麾下,然后开始进行统一的制度改革。
而楚原则负责归纳汇总两人带回来的情报与信息,并且依照各个山寨的情况,给他们制定一系列的发展方针。
这些生活在东荒山林里的山民们尚处于半原始的部落氏族时代,虽然蛮横自在惯了,但对于神灵,他们还是怀抱着极大的崇拜与敬畏之心的。
神灵不比人间皇朝,向信众下达指令根本不需要在乎他们的感受。
反正神谕在此,你照做就是了。
就如同白纸好作画一样,这些尚未经过文明洗礼的山寨部落,都是非常容易的就接纳了神灵为他们制定的规则。
虽然也有小部分部落高层,既得利益者对这些规则感到不满,但若是让他们因此而忤逆神灵,他们却是没那个胆子的。
毕竟,每个寨子中央屹立着的那个高达三米的琉璃神像,可是神灵在他们亲眼见证之下炼制出来的。
对于神灵御使的那种淡红色的火焰,他们可是畏惧到了骨子里。
那火焰就连庞大坚硬的山石也能瞬间融化,区区血肉之躯,又能顶什么用呢?
当然,杜红菱也不只是一味的施威,而是敲打一下,就给一点甜头。
比如向这些部落赐予陶器的煅烧之法,麻布的纺织之法,粮食的耕种之法等等。
这其中,粮食种下去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看到成效,但陶器和麻布却是能够很快生产出来的,山民们以往获取这些东西,都要在危机四伏的山林里走上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在其他寨子里用粮食和兽皮才能交换到,而如今自己就能生产,那自然是高兴坏了。
而说到粮食的话,东荒山林里其实并不缺乏肥沃的土地,只是到处都是高山密林,还经常有凶猛的野兽出没,在工具不全,武力不够的情况下,土地的开垦十分困难,且收成难以保障。
当然,种植方法不恰当和粮种不好也是他们收成不高的原因之一。
而想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光靠每个寨子里那少则两三百,多则五六百的山民来说,实在是有些过于困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