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过年
转眼已经到了过年这天。还没到天亮,泉湾镇上已是响起了阵阵爆竹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此时的晋安虽然也已经有了硝石和火药。但是主要还是用在火炮之上。民间的烟花爆竹,还是真正的爆竹。
大概就是将一根比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爆破之声。小孩子们对于这个游戏可是乐此不疲。
可以看到,泉湾镇的大街上到处都是拿着一根竹竿跑来跑去的小孩子。一边可以当作棍子玩耍,一边还可以放在火炉爆裂。
今天既是春节,也是正月初一。新的一年,老百姓都认为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可以在新的一年来驱退瘟神恶鬼。
所以,今天对于小孩子们也都是放纵状态。甚至有些人家会专门在门口点个火盆,只等着小孩子们路过把竹竿烧一下。
而陈瑞今天却还有些一项很是重要的任务。
那就是垒旺火!
晋安国的旺火习俗有些像是陈瑞前世蒙省和晋省那边的习俗。就是在过年当天,会用煤炭和木柴,共同搭建一个塔状的旺火。
在夜晚点燃,持续燃烧整夜,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往年陈瑞家都是用木柴聚成堆,但是往往木柴是无法整夜燃烧的。今年刚好陈瑞买了好多炭。所以,陈老六决定今年要垒一个煤炭旺火。也希望儿子可以在晋都红红火火,一帆风顺。
不过这也是个技术活。首先得要把煤块都修整一下,大体修成方块形状。这样比较好搭建,就像是砖块那样。
好在前世的陈瑞也算是足不出户就看遍世间事。因为前世晋省有个怀仁县城,据说从清朝时期开始,每年的旺火都往高一厘米。在陈瑞穿越之前的那年都已经有二十多米高了。
看了网上的报道,陈瑞还专门去查找过旺火的制作视频。当时就觉得叹为观止。这下自己也有机会制作一个旺火。
脑袋里回想着之前看到的资料,专门去找了一个榔头。将每一块煤炭都修整的方方正正。
等到陈老六出来准备垒旺火的时候,看到儿子聚精会神的在操作。当下撇了撇嘴就去干别的活了。
垒旺火讲究的是严丝合缝,大小间隔需要相同。首先,要在东面,西面,南面三个方向用砖头和石头搭建基座。将南边的口子留出,用于加柴和进风。
然后将炭往砖头上面一层层“垒”,每垒上一层时,必须压往下一层的缝,以求牢固。底座必须是圆的,一层一层逐渐缩小,最后到了顶部,用一小块炭盖顶。在垒到一半的时候,中间空的部分填满大小长短适中的劈柴,并在留出风口上塞一些干草之类作为引火柴。
点火时,先点引火柴,然后人力扇风,使里边的柴火充分引燃。
在前世,还会在旺火上浇注柴油等一些油料。这样操作下来的时候旺火,真真的是红红火火!
前世的怀仁县旺火,最大的一次要消耗八十多吨的煤炭。当地人将点燃的旺火称作火龙。每到元宵佳节,整个县城周边的人都会围在火龙周围转火龙。
里三圈外三圈,将霉运全都转没有。为新的一年,做出最好的祝福。
陈瑞跟着记忆中的样子,以一己之力把这旺火垒好。
陈老六两口子看着陈瑞垒出来的旺火也是纷纷赞叹不已。
下午孙川过来,看到陈瑞家院子里的旺火。死活要拉着陈瑞去他家垒旺火。不得已,陈瑞只好跟着去弄。
不过孙川家煤炭不够,最终也只能用砖头做了一个旺火,里边再用干柴填满。
不过这也让孙川一家足够高兴了。
拜别了孙川一家后,陈瑞专门又去孟安门口走了走。
孟安自从上回和陈瑞聊过以后,没几天就又离开家了。今天过年也还是不在泉湾镇。
不过陈瑞倒是不担心以后见不到,只是下次见怕就是在晋都了。
走到商行,看门的老贾也都被儿女接回去了。本想着拜个年的,看来也得年后了。
车行的伙计还有几个留守在车行。他们这些跑江湖的,好多也是身不由己。要不是家有变故,也有的是孑然一身。也就以车行为家了。
和伙计们胡扯了一阵,差不多也到傍晚了。陈瑞也就告辞离开了。
回到家中,桌子上已经摆上了不少的好菜。
只见不大的餐桌上已经满满的摆着红烧鱼,野猪肉丸子,腊肉,什锦菜,鱼丸汤,炖鸡肉,炒青菜,竹笋等等。
陈母正在蒸着蛋皮饺子,这可是个精细菜。也只有像过年这样的日子才吃的到。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父子两轮流拍着陈女的马屁,把一餐饭夸奖的像是晋都皇宫里的御膳一样。
吃过晚餐,太阳已经落到山下。陈老六父子两开始准备要发旺火了。
以往的旺火因为都是柴火垒起来。还是很容易燃烧起来的。
这回的旺火因为都是煤炭,陈老六还专门去找街坊借了些黑油来使。
要说这黑油,陈老六刚拿出来的时候陈瑞还没认出来。后来听说是后山有个地缝,经常可以流出来这种黑油。
人们发现把这黑油放在柴火上边更容易燃烧,而且火也更大。经常上山砍柴的人家也都备了一些在家里边。
好家伙,这不就是石油么。没想到小小的泉湾镇不仅有泉湾码头这么好的码头,竟然还有石油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