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大厅之中的其他人,也都用这一种不敢置信又略带几分畏惧又有着几分厌恶的目光望着王夫人。
就连众人望向贾政的目光,都带有了几分戒备和厌恶。
而贾政听着贾敏的叙述,脸色也是变得涨红无比,却又感到无比的羞愧。
而他看向王夫人的目光,也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那种目光该怎么说呢?眼中有着三分愤怒、三分厌恶、三分赞成还有着一丝恐惧。
不得不说,贾政真的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
在他的心中,既有着几分对自己,仅仅是比大哥晚出生了几年,荣国府所有的一切,都和他毫无关系。
将来等到父母都离世之后,他就只能从荣国府中分府出去单过。
如果事情真的变成那样,他贾政就再也不是什么荣国公府的二老爷了,就只是一个区区从官品的工部小官。
这样的官职对于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文人世子来说,也许是要奋斗上好多年才能够达到的目标,也许是有些人终身渴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但对于那些顶级权贵,和勋贵官员来说,三品以下的官职,皆是一些不入流的小角色。从城墙上掉下去一块砖,不知道能砸死多少这样的存在。
真到了那个时候,又有谁还会记得他贾政呢,他的身份地位,恐怕也就和那些居住在宁荣街后街的贾家旁支差不了多少了吧。这样的结果,是如今他这个贾家的“当家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这种身份和待遇上的差距,让贾政对于自己的亲生大哥产生出了一种深深的不甘与嫉妒的情绪。
他根本就看不起自己大哥的那种纨绔作风、和不学无术的做派。即便他的心中非常清楚,自己大哥这是因为当年的那件事情,不得不通过这种自污的方式,来保全整个荣国府。
可他却不知道,自己和大哥相比,更加的不如。
他自己在读书一道上,可以说是一事无成。却又一读书人自居,更是希望自己的后辈之中,等有个读书上进的文化种子,帮助自己实现读书科举,入朝为官的梦想。
搞他的嫡长子贾珠,也的确没有让他失望,在读书方面的确是颇有天赋。于是他先是逼着自己的大儿子贾珠拼命苦读,导致贾珠年纪轻轻就熬干了心血、落得一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之后的二儿子更是含玉而生,有人都认为他是个有大造化的。所以贾政又将希望放到了自己的二儿子身上,希望它可以代替自己和以逝的大儿子,完成他们未尽的梦想。
可是他却不懂得该如何去教导子弟,对于自己的孩子,从来都是非打击嘛。
而他却不知道,他的这种做法只会让贾宝玉更加惧怕他、变得更加叛逆,更加讨厌读书科举。
一方面贾政看不起自己大哥的所作所为,另一方面却又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自己母亲偏心,帮助自己从大哥手中夺来的荣国府中的一切。
而贾政自己,则是自允自己是一个好读书、会读书的正人君子,自认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只不过生不逢时,自己的父亲贾代善,在临死之前上了道折子,给自己求了一个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的官职。让他彻底失去了科举入仕的机会,同时也是断绝了他将来的仕途。
自命清高的他,既不懂得和同僚打好关系,也不懂得为官处事之道,更没有真才实学去办好工部的那些差事。
每天就只知道到工部去点个卯,如果上官有任务分给他,他就会老老实实的去完成上官分给自己的任务。如果没什么任务,他就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喝茶看朝廷的邸报。
等到下衙之后,他就会回到荣国府荣禧堂上,和他养的那群清客相公,一起喝茶聊天。在他们的口中,这就是文人墨客之间的清谈,其实就是贾政坐在那里,听着那些清客相公吹捧自己。
他贾政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能力、一事无成,却又自命清高的人,每天就只知道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之中。
他不甘心、他嫉妒,他想要把荣国府的爵位从自己的大哥手上抢过来。让整个荣国府真正意义上,变成属于他的东西。
但他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又不屑于去用那些阴谋诡计算计他人。
于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斗争下,他就这样心安理得的,躲在自己母亲和媳妇儿的身后,所有的慌张事情,都由这两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去帮他完成。
而他就只需要,心安理得的去享受,那两个女人帮他采摘来的胜利果实就可以了。
难道对于贾母和王夫人这些年以来,在暗中所做的那些事情,他真的就一无所知吗。
恐怕不是这样吧,只不过他贾政都是这些阴谋算计背后的既得利益者。他当然不会愚蠢到,去破坏自己母亲和妻子的计划。
反正什么都不需要他去做,他就只需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享受这些阴谋诡计为自己带来的好处就可以了。
可是如今,事情败露了。
贾政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推卸责任,将自己给摘出来。
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牵扯到自己的名声和官职。
虽然他看不起这么一个区区从五品的公布小官,但这是他身上,除了荣国府二老爷的身份以外,唯一还拿的出手的东西,所以他绝对不能丢了这个官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