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及此处,皇甫嵩把曹操的花名册递给了儿子,手中特地指到一条!
——洛阳北部尉、顿丘令…
一时间…
皇甫坚寿像是想明白了什么。
做过这些官衔,那自然盘过府库,理过粮仓,如此…对后勤定然是驾轻就熟!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中…
后勤总长一职虽是人微言轻,却是整个出征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想到这儿,皇甫坚寿再度望向父亲的眼神,都变得充满了敬佩…父亲还是思虑的更深远哪!
…
…
玉林观,地下密室之中。
柳羽坐在主位上,他的妻子,天师道的圣女张玉兰坐在身侧…
一众鬼卒正挨个禀报。
“按照大祭酒的吩咐,黄忠、魏延已经加入了第三路军中,黄忠在卢植的麾下,魏延在朱儁的麾下…除他们外,天师道尚有五百人在军中,”
鬼卒的话禀报完毕…
张玉兰点头,“黄忠与魏延都是南阳人,根深蒂固,再加上南阳氏族与天师道的关系,平叛应该不会太难!”
“夫人…怕是想简单了。”柳羽轻轻摆手,“南阳那边是太平道的神上使张曼成统领,这张曼成乃是马元义的弟子,有些能耐…而大汉派出的卢植…”
柳羽微微摇头,俨然…有些意味深长。
平定黄巾…看似简单,可实际上其中的复杂程度远超想想,有人向靠平叛立功,也有人想靠平叛做大…
卢植、董卓无疑都是后者。
就在这时,第二名鬼卒禀报道:“禀大祭酒、圣女…昨日到今日,曹操先后来到玉林观门外三次,却是三过道门而不入,每一次站在门前均会犹豫许久。”
“听闻,大将军皇甫嵩将其派遣在后勤处…这是只有两百石俸禄的小官,手下除了千余运粮、辎重兵外,并无兵权!”
这话脱口…
张玉兰意味深长的望向柳羽,“看…你这位大哥似乎并不受重用!”
与张玉兰的担忧不同,柳羽浅笑一声,像是预料之中。“他那性子,受重用才怪呢,也是难为他了…三过玉林观而不入!”
言及此处…
柳羽连忙询问鬼卒,“大哥还在军营么?”
这么一问,是柳羽担心,曹操扛不住压力,辞职不干了…
毕竟谁能受得了这份压力呢?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公司内部,明明是总经理,却偏偏让你搞采购…
“后勤有兵卒同情曹操,曹操却告诉那些兵卒,太学时,军事课的老师段颎提到过——军人的第一要务乃是服从命令!”
嘿…
这话脱口。
张玉兰不由得高看曹操一眼。
柳羽却是意味深长的说道:“我这位大哥之前做到过洛阳北部尉,做到过顿丘令,虽都闯出了一些声名,但最终的结果,均不能算作成功…他失败两次了,决不能从军也失败!那岂不是…文也不成,武也不成!”
张玉兰颔首点头,“这么磨砺一番倒也好,毕竟…夫君的这位大哥还从未上过真正的战场!”
听到这儿…
柳羽轻呼口气,“怕是曹操的心头并不高兴,依着他的性子…多半还是会顶撞皇甫嵩!”
言及此处,柳羽不由得为曹操担忧了起来。
鬼知道,他替曹操选的这个“严师”,曹操能不能扛得住…
诚如柳羽预料到的那般,曹操的“骑都尉”是皇帝封的,不能随意撤换,战袍也不能乱穿。
于是…
第二路军,就有了件人尽皆知的稀奇事儿…身着高等战袍的骑都尉曹操,整日却做着后勤的活儿,且忙的后背朝天!
他经历的嘲笑与误解…何其之多?
这等“名声”,几乎压得他喘不过去里啊…
——“看…那个在带头搬运粮食的就是咱们的骑都尉曹操啊…”
——“好一个骑都尉啊,不领骑兵训练,倒是干起了后勤兵的活儿…这算是贪生怕死么?哈哈哈…”
无数的嘲讽传出…
只是…又有谁知道,后勤的工作从来不轻松。
曹操每天忙碌于军备物质的记录,几乎每晚都是最后一个回到军帐,国库送来多少粮?每天发放多少?还需要多少?整个训练期间还有多少天?先头、后勤发放的粮食需要提前多少天?
所有的账目,他必须早晚两次每天报备给皇甫嵩,以便大将军适时掌握粮草情况。
然而…粮草还不是最繁琐的。
兵工厂中的物质繁杂,类似于“箭头”这等物质许多都是夜晚送来的,曹操必须刚刚睡熟就起床,带领士兵去清点弓箭入库。
曹操心里憋着一股气,也提着一股气…
他不光是要向皇甫嵩证明,他也要像三弟证明,自己…绝不像是皇甫嵩说的那么不堪!
玉林观出来的,没有一个庸才!
倒是…皇甫嵩!
他那执拗的性子,又惹了众怒。
冀州一代的黄巾主力闹得愈发厉害,其中的河间是天子刘宏的老家,他刚做皇帝的时候,还在老家买下了不少良田,看着那老家处求救急件如雪花一般的送来,刘宏分别派杨赐、桥玄、司马防一连三次催促皇甫出兵。
可皇甫嵩坚决不发兵…
理由是,弓箭才刚送来,除了汉庭北军原本的驻军外,新招募的兵马尚不知道怎么瞄准,就是有学会瞄准的,射出去的箭也就只有几十步,根本不得要领,这些兵?能上战场?
这也是曹操第一次对皇甫嵩颇有微词!
这第二路军,一点功勋没有,却已经惹来了“天生怕死”的“怂军”的称号,他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要在早晨会意时,趁着禀报粮草、军资的时候,提出发兵意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